《港區國安法》已成定局,困擾一年多的社會運動亦似乎漸趨穩定,最近我們立刻看到香港的新樓銷售已經回歸熱鬧,普遍人對樓市都有樂觀的氣氛。不過,全世界疫情仍然非常嚴峻,香港這一個星期更發現大量的本土確診病例,為什麼在面對一個如此嚴重的不利因素,香港市民仍然急急想去買樓,筆者認為,原因只有一個,房屋供應量愈來愈少!
香港的住宅樓宇於過去幾十年以來,供應量一直非常緊張,增加房屋供應量一直都是社會上大眾市民,以及政府等方面都想要完美解決的一個問題。但由於土地短缺,問題不但不能解決,並且日益惡化。
年初的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指出,私人樓宇的供應量其實在去年已經出現斷崖式短缺,只有大約1.4萬伙的供應量。相比起政府預測的數量,少了約30%。而過去7年的統計下,亦發現供應量短缺了約2.3萬伙。
今年2月政府宣布的《財政預算案》,原來希望於2020到2024年,平均每年可以落成約1.96萬伙的私樓。政府指出這個數量可以比過去5年的平均數,增加約25%。不過,若對比起過去八十年代至2000年的每年平均約2.5萬至3萬的落成量,仍然遠遠不及。
另外,政府對預算能夠提供的土地,似乎有過分樂觀的看法。而且近幾個月的疫情,以及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復正常的工程運作,一定會引致建築工期不斷延遲。筆者估計,未來5年平均每年私樓落成量,估計只有約1.7萬伙水平,幾乎可以肯定,未來樓市供應量會更萎縮。
筆者對任何能夠增加土地供應的倡議,基本都是持支持的態度。包括加快現時的土地開發項目及實施大規模填海計劃等。但正所謂遠水不能救近火,不管怎樣,市民最少要多等10年以上,才能夠期望有比較穩定而健康的土地供應。
最近中央政府提出在桂山島填海,為香港提供額外的土地供應,筆者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建議,順着這個方向,香港可以有不斷增加的土地供應之外,並且能夠藉此機會更加融合與珠海及大灣區的聯繫,以配合未來世界大趨勢的經濟發展。
余錦雄
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