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答香港樓市走向的三個問題(2020年9月7日載於信報)

最近有朋友因應香港樓市的未來發展,向筆者提出三個問題,在此嘗試回答。三個問題分別是若明年有部分人移民英國、澳洲等地,對香港的樓價有影響嗎;美國不斷說香港已經没有「一國兩制」,等同中國其他城市等,繼續制裁香港,對香港樓市有沒有影響;如果社會運動不停止,繼續亂下去,對樓市會有影響嗎?

最近由於香港的社會運動持續不斷,並且同時受到疫情的影響,加上通過《港區國安法》的關係,使得部分人思考是否可以移民到外地,認為在外國生活會比在香港生活較容易,而且居住環境亦會比在香港的時候要好。

因此,有分析認為,如果需要資金移民,將可能有不少人選擇賣走目前位於香港的住宅單位。可能令樓市價格下降。

自從中英聯合聲明之後,香港從八十年代開始已經歷多次的移民潮,再加上居英權的影響,筆者估計現時在香港擁有海外護照或居留權的人士,總數可能超過100萬。這些家庭是以中產階級為主,他們對外國的認識都比較深,明白到文化差異、生活模式、二等居民、高昂稅制及種族歧視等問題,普遍的心態都是希望能夠繼續留在香港,過現在的港式生活。其中有部分人都是曾經移居外國幾年,選擇回流香港居住的。

現時看到社會上的政治與經濟問題,是否真的大到難以忍受,令人立下決心,要永遠離開?筆者相信絕對不是,而且擁有移民能力的人,很多都是較為有能力的,他們相信會選擇為自己留一條後路,而不會出售香港擁有的物業,以便將來能夠隨時回來香港居住。

就算有一些人賣樓,估計會由內地在香港住滿7年的優才接手,他們可以隨時買樓而不用繳付特別印花稅,購買力足以抵消賣樓移民的人。

近期香港快速進入中美角力的暴風雨之內,美國不斷說香港已經没有「一國兩制」,等同中國其他城市等,不斷提升制裁香港的力度。令到不少香港人不安與焦慮。

筆者認為放眼未來,香港定必會與時並進,適應中國、美國及國際形勢,而發展出自己的道路,繼續保持安穩繁榮。

美國不管是「自治法」所容許的制裁或是廢除香港特殊待遇等措施,對香港沒有太大影響。是政治姿態多於實際,其實也就是外交戲碼。不過,如果這個對峙的局面長期延續,對香港亦是有一定的影響,尤其是有關金融方面的部分,如果美國及西方國家真的全力打壓,香港會受到一定的壓力。

不過,美國及西方企業在香港有巨大利益關係,如果太激烈的行動,他們將會受到的震盪亦未必能夠承受。筆者相信,在利益面前,就算有任何衝突,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發生。而在這些慢慢發生的轉變過程中,香港的定位會逐漸傾向與內地經濟融為一體,成為大灣區的一個重要經濟部分。或者我們香港人會覺得仍然有特別的優越感,不願意融入內地,但這些只是心理問題,在經濟發展方面,筆者認為會像內地優才購買移民港人的樓宇一樣,內地聯繫會慢慢取代西方撤走部分所留下來的位置。

《港區國安法》的實質意義是將香港由「西方世界面對中國的橋頭堡」轉為「中國面向世界的橋頭堡」,對西方的打擊非常巨大,所以在現在立法的初期,不同的政治力量嘗試大力反抗。但從近期的發展,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絕大部分的市民是歡迎,平靜地接受,並且對由於《港區國安法》能有效減低社會動盪表示歡迎。

現時還繼續有輕微的社會混亂,但筆者相信,一定會很快平復,而安定之後就會帶來繁榮,所以樓市現在已經可以考慮為沒有社會運動這個因素。

余錦雄
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